钢结构围栏工艺步骤
1、风机围栏组装加工工艺:
1). 风机围栏采用方管,圆管等管材进行切割,钻孔后组装成型;围栏片采用方格网型式。
2). 保证开孔的孔径,孔距大小一致,无偏差。
3). 采用 304 材质的不锈钢螺栓及铆钉和不锈钢专用连接件连接。
2、风机围栏质量标准:
1). 风机围栏型材需通过 SGS 检测认证。
2). 风机围栏型材要求壁厚无偏芯,截面无裂纹,表面光滑光亮,无毛刺,颜色均匀。
3). 风机围栏需符合 GB4053 固定式工业防护围栏标准。
3.程测量及安装
(1)范围
本章内容适用于本合同工程的施工测量及安装工作。
(2) 一般规定
(a) 施工测量应根据设计资料进行坐标放点。
(b) 主体工程控制点在各工序中经常使用,应布设足够的合格控制点,精心做好标志,要求点位稳定、单一、清晰易找(钢板上嵌入铜心和螺帽)。
(c) 为确保工程测量精度,施工方应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必须送国家认可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单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开工前,施工方应将测量方案、仪器设备、测量工程师的资历等文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d) 施工方应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研究布设自己的控制网点。这些增设的控制网点必须完全吻合业主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据,并应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
(e) 施工方应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放样和完成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
(f) 施工方应在放测前10天将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一式五份)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应包括:施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等。
(g) 施工方负责保护好合同范围内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控制点,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应立即报告,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施工方应对测点的移动和损坏负全部责任。
(h) 施工方应做好测量成果和资料的整理工作,测量成果必须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i) 施工方的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均应经监理工程师的检测。监埋工程师的检测,不免除施工方对任何测量结果应负的责任。
(3)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和检测
检测地上坐标误差应≤±12mm;检测地上高程误差应≤±3mm、地下高程点的高程误差应≤±5mm;检测导线起始边(基线边)方位角的误差应≤±10”;检测相邻高程点的高程误差应≤±3mm,检测导线边的边长误差应≤±8mm。
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都应送经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必要时监理工程师可以要求施工方的测量人员在监理工程师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测量。监理工程师所作的任何对照测量,决不减轻施工方对保证结构物位置和尺寸精确性所应负的全部责任,也不能因此而要求额外付款。
3.2 C20混凝土路面
本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全部风机并网发电完成之后根据招标人要求安排施工。
①水泥
各级路面用水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图纸要求和《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和《道路硅酸盐水泥》(GB 13693-2005)的规定,并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表3.1.2的规定。
水泥标号不得低于425号。
水泥进场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承包人应对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②粗集料
粗集料可使用碎石、破碎卵石和卵石。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粗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图纸要求及表5.3-1的规定。
碎石、碎卵石和卵石技术指标 表5.3-1
项目 |
碎石压碎
指标(%) |
卵石压碎指标(%) |
坚固性 (按质量损失计%) |
针片状颗料含量(按质量计%) |
含泥量(按质量计%) |
技术
要求 |
<15 |
<14 |
<8 |
<15 |
<1.0 |
项目 |
泥块含量 (按质量计%) |
有机物含量
(比色法) |
岩石抗压强度 |
表观密度 |
松散堆积密度 |
技术
要求 |
<0.2 |
合格 |
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 MPa;水成岩不应小于60Mpa |
>2500㎏/m3 |
>1350㎏/m3 |
粗集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5.3-2的要求。
粗集料级配范围 表5.3-2
粒径 级配
类型 |
方 筛 孔 尺 寸(mm) |
2.36 |
4.75 |
9.50 |
16.0 |
19.0 |
26.5 |
31.5 |
37.5 |
累计筛余(以质量计)(%) |
合成级配 |
4.75~16 |
95~100 |
85~100 |
40~60 |
0~10 |
|
|
|
|
4.75~19 |
95~100 |
85~95 |
60~75 |
30~45 |
0~5 |
00 |
|
|
4.75~26.5 |
95~100 |
90~100 |
70~90 |
50~70 |
25~40 |
0~5 |
0 |
|
4.75~31.5 |
95~100 |
90~100 |
75~90 |
60~75 |
40~60 |
20~35 |
0~5 |
0 |
粒级 |
4.75~9.5 |
95~100 |
80~100 |
0~15 |
0 |
|
|
|
|
9.5~16 |
|
95~100 |
85~100 |
0~15 |
0 |
|
|
|
9.5~19 |
|
95~100 |
85~100 |
40~60 |
0~15 |
0 |
|
|
16~26.5 |
|
|
95~100 |
55~70 |
25~40 |
0~10 |
0 |
|
16~31.5 |
|
|
95~100 |
85~100 |
55~70 |
25~40 |
0~10 |
0 |
|
|
|
|
|
|
|
|
|
|
|
|
|
|
|
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公称最大粒径的不同采用2~4料级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图纸要求及相关规范合成连续级配的要求。卵石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公称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碎卵石或碎石粒径小于75μ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
当怀疑有碱活性集料或夹杂有碱活性集料时,应进行碱集料反应检验,确认无碱集料反应后,方可使用。
当粗集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或其它活性成分时,水泥中碱的含量不应大于0.6%,并应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规定进行试验,确认对混凝土质量无有害影响方可施工。
在含碱环境中(如盐碱地、含碱工业废水侵蚀)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含有活性成分的集料。
③细集料
细集料可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河砂和沉积砂)、机制砂或混合砂,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图纸要求及表5.3-3的规定。
细集料技术指标 表5.3-3
项目 |
机制砂单粒级最大压碎指标(%) |
氯化物(氯离子质量计%) |
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 |
云母
(按质量计%) |
技术要求 |
<25 |
<0.02 |
<8 |
<2.0 |
项目 |
天然砂、机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 |
机制砂MB值<1.4或合格石粉含量①(按质量计%) |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 |
技术要求 |
<1.0 |
<5.0 |
合格 |
<5.0 |
项目 |
轻物质
(按质量计%) |
机制砂母岩抗压强度 |
表观密度 |
松散堆积密度 |
技术要求 |
<1.0 |
炎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 MPa;水成岩不应小于60MPa。 |
>2500㎏/m3 |
>1350㎏/m3 |
细集料级配要求应符合图纸要求及表5.3-4的规定。路面用天然砂宜为中砂,可使用偏细粗砂或偏粗细砂,细度模数应在2.0~3.5之间。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
细集料级配范围 表5.3-4
砂分级 |
方 筛 孔 尺 寸(mm) |
0.15 |
0.30 |
0.60 |
1.18 |
2.36 |
4.75 |
累计筛余(以质量计)(%) |
粗砂 |
90~100 |
80~95 |
71~85 |
35~65 |
5~35 |
0~10 |
中砂 |
90~100 |
70~92 |
41~70 |
10~50 |
0~25 |
0~10 |
细砂 |
90~100 |
55~85 |
16~40 |
0~25 |
0~15 |
0~10 |
路面混凝土所使用的机制砂除应符合表5.3-3和表5.3-4规定外,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且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品种生产机制砂.配制机制砂混凝土应同进掺高效引气减水剂。
当怀疑有碱活性集料或夹杂在碱活性集料时,应进行碱集料反应检验,确认无碱集料反应后,方可使用。
④外加剂
外加剂的产品质量及掺量应符合图纸要求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的相关规定。供应商应提供且有相应资质外加剂检测机构认定的品质检测报告,检验报告应说明外加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对钢筋无锈蚀、对混凝土无腐蚀和对人员无毒副作用。承包人在施工中应经配合比试验确定其品种质量和剂量。所有外加剂的使用均应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
⑤水
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清洁,宜采用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时,应进行检验,并符合下列规定:
(1)硫酸盐含水量(按SO42-计)不得超过2700mg/L。
(2)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
(3)PH值不得小于4。
(4)不得含有油污。
⑥钢筋
(1)钢筋应符合图纸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的要求。
(2)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
⑦ 接缝材料
(1)胀缝板宜选用杉木板、纤维板、沥青纤维板、泡沫橡校板或泡沫树脂板等材料。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图纸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表3.9.1的要求。
(2)填缝料可选用沥青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沥青玛蹄脂类等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和聚氨指焦油类、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橡胶类等常温施工式填缝料及预制橡胶嵌缝条。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表3.9.2-1及表3.9.2-2的规定。
⑧其他材料
用于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养生剂、用于防裂缝修补材料和传力杆套(管)帽、沥青及塑料薄膜等材料的技术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第3.10的规定。
(2)混凝土拌和、运输
承包人应根据图纸、机械设备、施工条件及摊铺方式拟定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在开工前28d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拌和、运输,应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
在浇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前,应将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基层表面上的浮土及杂物予以清除干净,并进行必要的修整。
施工前必须对机械设备、测量仪器、基准线或模板、机具工具及各种试验仪器等进行全面地检查、调试、标定、维修和保养。对主要施工机械的易损零部件应有适量储备。
不同摊铺方式所要求的搅拌楼最小生产容量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表6.1.1的规定。
应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选配车型和车辆总数。总运力应比总拌和能力略有富余。确保新拌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运到摊铺现场。
(3)铺筑
①摊铺
承包人在混凝土拌和物摊铺前,应对模板的位置和支撑稳固情况及传力杆、拉杆的安设等进行全面检查。修复破损基层,并洒水润湿。用厚度标尺板全面检测板厚,与设计值相符,方可开始摊铺。
专人指挥自卸车尽量准确卸料。人工布料应用铁锹反扣,严禁抛郑和耧耙。人工摊铺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控制在5~20mm之间,拌和物松铺系数宜控制在K=1.10~1.25之间,料偏干,取较高值;反之,取较低值。
因故造成1h以上停工或达到2/3初凝时间,致使拌和物无法振实时,应在已铺筑好的面板端设置施工缝,废弃不能被振实的拌和物。
②插入式振捣棒振实
在待振横断面上,每车道路面应使用2根振捣棒,组成横向振捣棒组,沿横断面连续振捣密实,并应注意路面板底、内部和边角处不是欠振和漏振。
振捣棒的振捣方法及注意事项宜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第7.5.2-2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③振动板振实
在振捣棒已完成振实的部位,可开始振动板纵横交错两遍全面提浆振实,每车道路面应配备1块振动板。
振动板移位时,应重叠100~200mm,移位控制以振动板底部和边缘泛浆厚度3±1mm为限。
缺料的部位,应辅以人工补料找平。
④振动梁振实
每车道路面宜使用1根振动梁。振动梁应具有足够刚度和质量,底部应焊或安装深度4mm左右的粗集料压实齿,保证4±1mm的表面砂浆厚度。
振动梁应垂直路面中线,沿纵向拖行,往返2~3遍,使表面泛浆均匀平整。在振动梁拖振整平过程中,缺料处应使用混凝土拌和物填补,不得用纯砂浆填补;料多的部位应铲除。
在抹面机完成作业后,应进行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缺边、掉角。应使用抹刀将抹面机留下的痕迹抹平,当烈日曝晒或风大时,应加快表面的修整速度,或在防雨篷遮阴下进行。精平饰面后的面板表面应无抹面印痕,致密均匀,无露骨,平整度应达到规定要求。